保持物流业“降成本”的良好势头
降低物流成本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。近年来,中国物流领域& ldquo降低成本。取得了积极成果,但仍有很大潜力,相关工作不能松懈。因此,要继续改善物流业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;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优化产业结构;以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促进物流业升级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6年,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11.1万亿元,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4.9%,比上年下降1.1个百分点。这意味着每万元GDP消耗的社会物流总成本为1490元,比上年下降6.9%,从而带来近8000亿元的经济效益。
降低物流成本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。近年来,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实施了《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14 & mdash2020年),打造物流领域& ldquo降低成本。取得积极成果。统计显示,2013年至2015年,社会物流总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18%、16.6%和16%。到2016年,中国将提前四年完成《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》(2014 & mdash2020年)设定了将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例降低到15%以下的目标。
在充分肯定积极进展的同时,也要看到中国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还有潜力。目前,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例不仅是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两倍左右,也高于印度、巴西等其他金砖国家,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。按照我国目前的GDP规模,如果2010年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例能够达到美国8.3%的水平,每年的经济效益将增加5万多亿元。同时,企业通过物流行业降低成本迫在眉睫。目前,我国约30%的制造成本仍由物流占据,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%至15%。
因此,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不能松懈。
首先,要持续改善物流业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。2016年,物流相关政策和计划密集出台。当前,要加强政策措施的落实,进一步减轻物流企业的税负,保障物流业特别是道路运输业& ldquo税收负担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。;加大清理收费力度,降低收费标准。目前,过桥收费已占公路运输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。经过持续处理后,高速公路&其他;三大混乱。问题有所收敛,但仍需规范车辆超限处罚标准并予以杜绝& ldquo不分青红皂白的罚款。& ldquo罚款代管。平等现象;进一步简化管理和权力下放,降低机构成本。
【插播一条】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:特医食品获批情况盘点
其次,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优化产业结构。根据历史数据,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%,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就会下降0.5%左右。2016年,受产业结构优化影响,这一比例较上年下降约0.7个百分点,相当于减少物流成本消耗约5000亿元。同时,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促进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升。发展甩挂运输、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,推动运输方式转型升级。
第三,要通过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促进物流业升级。具体而言,技术创新、业态创新、模式创新将为物流业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。物流业也要适应智能制造和服务制造的新要求,积极适应& ldquo制造能力& rdquo所需的供应链服务。数据显示,专业物流服务在我国工商业中的比重约为60%。与供应链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未来深度融合的潜力仍然很大。
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,不代表中国物联网观点。欲了解更深入的物流信息,请搜索关注& ldquo物流地平线& rdquo(wlsj56)微信微信官方账号。如果您有兴趣合作,请咨询。QQ:2547636413
链接:http://www.xk-capacitor.com/698.html
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本着免费学习与分享的目的,如涉嫌侵权等问题请联系站长删除。